大理旭城建筑建材开发有限公司
电话/传真:0872-5128307
服务监督:
杨总:13324953558
李总:13312785999
销售咨询:
李经理:18687283318
马经理:13638891501
杨厂长:13330551896
李先生:13987295133
地址:云南大理洱源县中炼下中〗村
(邓川工业园区中炼区)
“听得真过︻瘾!”一位部长在1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后说。
当天,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╳院常务会议,决定推动《中国制造2025》与“互联网+”融合发展。会上,总理对□ 如何推进“中国制造2025”进行了精彩的ξ阐释。以下为当天讲话摘录。
“中国制造2025”这个提法,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,同时◣也提高了人们对中国制造业的期望值。能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,应该给●予肯定。但确实也要看到,这方面空间还很大,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。
第一,要¤加快推动“中国制造2025”与“互联网+”融合发展。今年达沃斯论坛,主题是“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”。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,全球经济需要找『准方向、提振信心。论〓坛确定的这一主题,值得我们认真研究♀♀。
所谓“四次工业革命”,大致划分第一次是“蒸汽革命”,第二次是“电气革命”,第三次是“信息革命”,第四次工业革命,现在使用的▓词叫做“物理信息融合”,主要讲的其实就是“互联网+”,里面的内容是大数据、云计算、智能▼机器人和3D打印技术等等,并由此掀起新↘一波汹涌澎湃的创新浪潮。
达沃斯论坛上的一些核心观点,我们在座者要注意研究。要有时●不我待的紧迫感:第四次工㊣业革命已经到了这个程度,仅仅靠工业化信息化结合已经不够了,人们的需求变化日益灵活化,工业生产需要更快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,满足客户与消费者花样百出的】个性化需求。
现在看来,工业发展必须要在更大范围借助外脑,仅靠自己企业或单独关起门来搞←研究那一套不行了。因为互联网把整个世界都打通了:一方面生产销售成本在大大降低,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与整个市↑场需求迅速对接,在时间上也大大缩短了。
所谓的“C2B”,就是消费者提出要求,制造者据此设∩计消费品、装备品。这是一场真正♂的革命:一个企业不再是单个封闭的企业了,它通过互联网和市场紧密衔接,和消费者随时↘灵活沟通。这是☆大势所趋啊!
这些年,3D打印正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,因为制造商要适应消费者的个性需求,这样装备就必须极端柔性化。大◣家都知道,汽车行业正在从刚Ψ 性生产线向柔性化生〓产线过渡。以前,五轴机床被认为柔性程度很高,可以适应多种产品制造,现在▃也落后了,因为3D打印机出来↘了。电脑设计的东西,直接打印就成型了。
中国传统工业是从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√的。传统∞工业体系的建设功不可没,没有这个体系就没有今天。但今天如果再只是躺在传统工业体系上就要被抛弃了。你不拥抱互ζ 联网,就追不上新工●业革命的脚步。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,不光通过互联网和市场需求对接,而且ξ遇到技术难题也广泛通过互联网征集全球解决方案。
所以,我们必须要把“中国制造2025”和“互联网+”突出出来。这两年“互联网+”对就业起了很大作用,特别是网购,直接带火了快递业。它倒ξ 逼着线下实体店纷纷向线下线上结合转型。现在工业领域也在引入“互联网+”。比如张瑞敏在海尔推动的创新〓,把制造模『式、经营模式和研发模式都改变了。这些就是发生我们身边的深刻革命!我去年去河南看了一家由冷库起家的生鲜冷冻企业。他们也搞“互联网+”,不仅实现了电商销售收入快速增长,还通过打▓造“冷链网”,把3000多辆冷冻车利用率提高到90%以上。
这些发生我们身边的革命性变化给我们启示,中国制造只╲有和“互联网+”深度融》合才有前景,才会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。必须改变人们的一种认识误区:以为“互联网+”只是虚拟经济。其实这种“虚拟”一旦与“实体”相结合,就会为实体经济插上翅膀。我国自主研→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“华龙一号”就是这样,要好好▅总结经验推广!
我去年去韩国,参观了他们的创新中心。他们第一卐批建立的创新中心就有十几个,政府出政策╱,三星、LG等大企业出资金和技术,共同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。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搞自己的创新中心,浪潮非常凶猛。我们也要加快脚步。
上世纪80年代初期,我们自己还不能生产电→视、电冰箱这些“大件”,最后好容易引进了玻壳生产线,结果没过多长时间,别人的新技』术又出来,老的生产线没用了。包括录像机等等,我们的很多产业总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。
许多人说,在互联网行业,我们和发达︽国家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。这一次,我们务必要抓住机遇,决不能再次错失。
第二,怎么推动“中国制造2025”和“互联网+”融合?还是要靠市场主导,企业引导。“中国制造+互联网”,实际上∏就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,让制造企业追着市场跑。过去那套“供销模式”,企业自顾自生产,不考虑用户体验,短缺经济那会儿▲还行。现在消费者如果不满意你的产品,就会通过“海淘”,甚至直接跑国外去买◣了。消费者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,他们可以用脚投票。
最近媒体频频提及“粉丝经济”、“网红经济”。我理解,这实际就是追着市╲场跑,是在揽市场。我们的企业一定要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,把中国制造朝这个方向推,企业必须向〓这个方面转型。
现在我们有许多商家把消费者需求的信息通过互联网№直接发给企业生产。反过来,我们的大企业也可以这么做。我们的一些大型装备企业,只生产大件,不接小活。最后卐成本核算下来,根本不赚钱。我看一些发达国家的大企业,不管走到哪儿,都◇带着一大批配套小企业。在这方面,他们已经形成十分完备的产业链。我们↑整天喊要强化企业的市场观念,这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强化的。必须要改革企业体制机制,真正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。
不能目光总是过多盯着少⌒数大型企业,一说就是做大做强。其实中小企业更具成长性,是未来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。德国人Ψ 总说,德ㄨ国未来的希望在于德国制造业的中小企业。因为中小企业是成◤长性的,很可能成长为明天的“小巨人”。
第三,创建一批创新中心,政府要予以引导扶持。许多国家的创⊙新中心一般以一个大企业为平◣台,吸引一批大专院校、科研机构、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加入进来,几方面紧密结合∞∞,可以形成优势互补。与此同时,政府在配套①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。比如在加计扣除、科技引导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。
最后,要加强国际创新合作。推动“中国制造2025”与“德国工业4.0”、韩国“制造业革新♀3.0”紧密合作,相互学习、优势互补。
这里面很关键的就是中国标准要和国际标准对接。最终要实现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装备产品提○质增效,迈向中高端。我们不能搞政府目录∴。现在出了个“《中国制造2025》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绿皮书”,是引导性的,很好,但标准一定〖要有。要相信企业,一旦标准出来,会有一大批企业往标准方向靠拢。只要我¤们监管跟上,中国装备就会发展得更好。
总而言之,“中国制造2025”突破⌒ 的重点,主要应放在与“互联网+”的融合发展上,加快推□ 动中国工业的“浴火重生”。